锅圈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 营收超60亿元,门店破万家
预制菜,这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热门话题。
一方是消费者的疑虑与抵触,一方却是业界巨头的竞相布局,以及地方产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……
赛道火热,却也争议不断!
那预制菜究竟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呢?或许,锅圈食品的最新财报中,正藏着解开这一谜题的线索和思路。
01 锅圈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
营收超60亿元,门店破万家
3月28日晚,锅圈食品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,成绩亮眼,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,毛利率展现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。
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60.94亿元;毛利为13.51亿元,同比增长8.2%;毛利率为22.2%,相比2022年同期提升近5%;经调整净利润为3.18亿元,同比增加23.8%。同时,锅圈现金储备由2022年的12.63亿元增至19.35亿元,整体发展较为稳健。
锅圈2015年成立于河南,旗下品牌为“锅圈食汇”,主要通过线下门店以及线上渠道销售食材,产品涵盖火锅、烧烤、饮品、一人食、即烹餐包、生鲜、西餐及零食八大类别。锅圈销售的最主要食材是火锅产品,其次是烧烤产品。
截至2023年12月31日,锅圈终端门店数量为10307家,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、自治区和直辖市。
02 预制菜下发新通知
明确定义及范围,不允许添加防腐剂
3月21日,市场监管总局、教育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并解读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。
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,净菜、主食类产品、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围。同时,规定预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剂,严格使用添加剂,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,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事实上,在前阵子刚举办的两会期间,代表委员们就预制菜的发展现状、监管问题及未来走向,提出了充分的探讨。
1、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,把之前模糊的一些产品,以及大家争议较多的一些产品做了划分。
2、提高了预制菜的“门槛”,规定不添加防腐剂、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。说得简单一些,想做预制菜?可以!但是要满足消费者对安全营养健康食品的期待。
3、大力推广餐饮环节明示、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。此前,“我花了现炒的钱,让我吃的是预制菜”被C端消费者吐槽,其本质在于“不够透明”,毕竟, 在商家不告知的情况下,尤其在点外卖的情况下,消费者很难单纯从外观和口感上分辨是否为预制菜。这也倒逼不少商家在门口悬挂“本店不卖预制菜”的招牌。新规出台,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,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C端消费者从此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,“吃与不吃”一切留给消费者自己选择。
议题背后,是消费市场真实的呼声,同时也不难预测,预制菜产业逐渐走向成熟之路。《新规》的发出,也可以解读为对呼声的“回应”,对预制菜的“正名”。
03 逸马中联汇会员:锅圈食品
以“标准化”领航,成预制菜行业鳌头
消费者排斥的不是预制菜本身,而是那些不健康、缺乏营养保障的预制菜产品。
锅圈食汇,作为国内领先的食材连锁超市,不仅是海底捞之后的第二大食材采购商,更是一个真正致力于家庭健康饮食的“一站式”超市。其成功背后,是对标准化管理的深度理解和实践,以及对食材品质的严格把控。
锅圈食材供应链已经建立了多个食材研发中心,分别位于上海、成都、北海等地。这些研发中心不仅为锅圈食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,更确保了每一款产品的独特性和高品质。门店中的500多种食材,全部来自自研和自有品牌,这背后是锅圈对食材品质的不懈追求。
此外,锅圈食汇还拥有500余家上游ODM工厂,这些工厂不仅为锅圈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,更确保了产品的稳定供应和品质保障。而200多名专业买手则直溯源头,全球采购,为消费者带来了性价比高、价格极具竞争力的产品。
作为锅圈食品的合作伙伴,我们深知标准化管理是连锁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自2019年合作以来,我们与锅圈食品共同推广和应用标准化管理,从食材采购、加工制作到门店运营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,确保了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统一。
逸马为锅圈食品提供的服务内容
一、连锁全程解决方案;
二、运营体系、拓展模式、战略部署、顶层设计;
三、加盟商服务运营管控;
四、人才梯队搭建等。
锅圈食品的成功,是标准化管理的成功,也是食材品质把控的胜利。它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严格的管理标准,为整个食品行业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标杆。